2018年6月份中心組學習黨支部“三會一課”活動教材-----創(chuàng)建“學習型黨支部”學習教材(中心組6月份學習材料之二):
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品格
2018年05月05日 北京青年報
今天,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人民權利,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要繼續(xù)高揚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從馬克思主義中獲得滋養(yǎng),人的全面發(fā)展就能更生動地實現(xiàn),人類社會美好前景也能更生動展現(xiàn)。
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昨天在人民大會堂召開,************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習近平強調,馬克思給我們留下的最有價值、最具影響力的精神財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學理論——馬克思主義。(相關報道見03版)
在人類思想史上,沒有一種思想理論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人類產生了如此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今天,我們緬懷馬克思的偉大人格和歷史功績,重溫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輝思想,都不難找到豐富而又恰如其分的切入口。馬克思的一生,是胸懷崇高理想、為人類解放不懈奮斗的一生,是不畏艱難險阻、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是為推翻舊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戰(zhàn)斗的一生,以馬克思名字命名的科學理論,同樣具有深刻內涵和富有深遠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無論是勇敢探求人類自由解放的道路,還是標注“歷史活動是群眾的活動”,馬克思主義始終站在人民大眾的立場上。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qū)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
據(jù)統(tǒng)計,黨的十九大報告共出現(xiàn)了203次“人民”。從“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到“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xiàn)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再到“帶領人民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人民”二字,鮮明醒目,重若千鈞。
紀念馬克思,賡續(xù)馬克思主義,需要我們落實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站在人民大眾的立場”“為人民謀幸!辈皇强斩纯谔枺匀嗣駷橹行牡陌l(fā)展思想,不是一個抽象的、玄奧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止步于思想環(huán)節(jié),而要體現(xiàn)在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各個環(huán)節(jié)。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依靠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偉業(yè);就是要在發(fā)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還要滿足人民更多元化的訴求。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huán)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還要依法保障人民的各項權利,更加強有力地打造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充分保障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fā)展的權利,確保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安居樂業(yè)。
黨的十九大報告多次提及“人的全面發(fā)展”。習近平總書記在昨天的重要講話中提到,馬克思、恩格斯堅信,未來社會“將是這樣一個聯(lián)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叭说娜姘l(fā)展”和“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關鍵詞都是發(fā)展,主體都是人,都體現(xiàn)了尊重人的權利,體現(xiàn)了由注重“物”到注重“人”這個當今世界人類文明發(fā)展的基本價值取向。
“只要人民成為自己的主人、社會的主人、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主人,共產主義理想就一定能夠在不斷改變現(xiàn)存狀況的現(xiàn)實運動中一步一步實現(xiàn)!苯裉欤覀儽纫酝魏螘r候都更加重視人民權利,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越是如此,越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前進道路上,我們要繼續(xù)高揚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從馬克思主義中獲得滋養(yǎng),人的全面發(fā)展就能更生動地實現(xiàn),人類社會美好前景也能更生動展現(xiàn)。
|